30000条巨蟒在美国泛滥 鳄鱼已沦为盘中餐

在中国,缅甸蟒属于保护动物,随意猎杀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在美国,如果你会捕蛇,而恰好会捕缅甸蟒,那你简直就会被奉为座上宾。

原因很简单,美国一些地区正面临缅甸蟒泛滥成灾的局面。

缅甸蟒的泛滥

缅甸蟒原产于东南亚以及中国华南地区等,体型非常大,最长可达7米,体重可达121公斤。由于体型庞大,再加上它们属于冷血动物,难以自己调节体温,所以只能生长在温暖地区(温度越低的地方,蛇的体型越小)。

缅甸蟒的个头较大,体重也较大,在陆地上行走时摩擦力较强,使得它们在陆地上的行走速度非常慢,为了狩猎方便,它们需要生活在水源附近,所以它们经常出没在温暖潮湿的灌木林、湿地以及雨林等地区。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片湿地环境,刚好满足了它们的生存需求。

不过,缅甸蟒凭借着自己的力量无法到达这里,它们还需要借助人类的力量。美国有着悠久的喜爱大蛇传统,在过去富人们比拼财富的方式之一,就是看谁能抓到体型最大的蛇,当然他们自己并不抓蛇,而是悬赏人们去抓。只是在过去交通不发达,人们并未将缅甸蟒带到美国地区。

在上个世纪时,交通变得非常发达,而一些商人为了追求利益,将缅甸蟒的蛇卵当作宠物蛇出售,在出售时甚至隐瞒了它们长大时的个头,以至于一些普通民众也纷纷购买。

很快,人们就发现缅甸蟒不仅吃得非常多,而且长势非常迅速,还会威胁家庭其他生物,比如:宠物狗,宠物猫等。民众们没有处理蛇的经验,他们只是将其遗弃到野外,进入到野外的蛇会因为找不到足够的食物,以及不适宜生存而死亡。

但也有一小批蛇,在偶然的情况下进入到了加利福尼亚的一片沼泽地,而这里的环境又非常适合它们生存,导致它们的数量失控,一度繁衍到了30000多只。

泛滥成灾的缅甸蟒很快就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它们肆意捕杀着这里的兔子、浣熊和负鼠等,导致它们的数量锐减。另外,它们还抢占了短吻鳄的食物,甚至还会把短吻鳄当作食物,人们曾经在这里看到过一只缅甸蟒吞噬短吻鳄,结果由于短吻鳄体型过大,导致缅甸蟒被撑爆的画面。

为了拯救这里的生物,也为了保护这里的生态环境,当地想了很多办法来消灭缅甸蟒。

猎杀缅甸蟒

最开始,当地环境保护局会组织比赛,吸引人们前来射杀缅甸蟒,并且为了提高缅甸蟒的猎杀效率,在比赛开始之前还会专门对参赛者进行培训。尽管如此,参赛者们的成绩并不高,大约1000名人猎人参赛,但最终只抓获了106条缅甸蟒。

为了抓获泛滥的缅甸蟒,当地邀请了两名印度专家前来捕蛇。这两名印度男子分别是马西?萨戴安和瓦迪韦尔?戈帕尔,他们来自于曾经游牧民族伊鲁拉族人,对于捕杀缅甸蟒它们有着自己的独门绝技。

首先是追踪缅甸蟒,想要找到缅甸蟒其实并不容易,原因是缅甸蟒为了隐藏自己的踪迹,在漫长的岁月中演化出了保护色,当它们钻入到落叶,或者躲避在阴暗潮湿的丛林之中时,人们很难发现它们的踪迹,但是他们却可以,他们会观察到蛇在移动时,蛇鳞片反射的光而寻找到它们。

其次是需要知道缅甸蟒可能会在哪些地方出没。之所以1000名参赛者只捕杀了106条蛇,有一部分原因是他们只知道缅甸蟒会通过晒太阳来恢复体温,所以他们会寻找开阔地适宜晒太阳的地方捕杀缅甸蟒。但是印度专家会前往从丛林深处寻找蛇,而且往往就能够找到蛇。

当发现蛇之后,他们还会通过木棍以及其他的工具来挖掘蛇的藏身之地,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缅甸蟒的逃脱。

尽管当地已经在尽可能多地抓捕缅甸蟒,但是缅甸蟒作为入侵生物,并没有那么容易被消灭。

首先它们繁殖效率惊人,科学家曾经解剖过一个怀孕的缅甸蟒,在它体内发现了整整80颗蛇卵,可想而知这80条蛇卵将来会对当地生态造成多大的危害。

其次是因为小时候的缅甸蟒体型较小,容易藏身,即使是狩猎经验丰富的印度猎人也很难找到每一个小型缅甸蟒的身影,以至于总会有一些漏网之鱼,而这将会为未来缅甸蟒再次在这里泛滥埋下隐患。

从缅甸蟒的故事也可以看出,对付入侵生物的最好办法就是防患于未然,亡羊补牢不仅无法彻底解决生物入侵,还会对当地生态造成严重的影响。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